ETF指數基金開了一些後續資金的價格戰頭

1.jpg

  一方面是指數基金規模和業績大爆發,另一方面是指數基金費率“價格戰”愈演愈烈。2019年,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將指數產品布局提升到戰略高度。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了指數基金“價格戰”,已經有平安,易方達,中郵,銀華等基金公司轉讓ETF產品管理費和托管費,產品費率被刷出行業新低..


  相較於海外市場,富達推出了零稅率的指數產品,飛行員宣布,大部分基金免傭金ETF交易平台上,貝萊德也降低了最大的iShares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的管理費。基金管理行業的價格戰成為在國內外日益激烈的競爭丨港股通成交


  指數基金費率創出新低


  今年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國內上市公司跟隨海外數字巨頭的腳步,削減了他們的 etf 產品費用。


  早在今年2月,平安基金就推出了創業板ETF,采用“0.15%管理費+0.05%托管費”的低費率策略模式..公告顯示,基金管理費按前一日基金資產淨值年率0.15%收取,托管費按前一日基金資產淨值年率0.05%收取。


  在此過程中,成為一個完全安全的創業板ETF的市場價格最低的指數的ETF產品,絕大多數的股票ETF的管理費仍然停留在0.5%,0.1%,托管費率水平。隨後,基金公司的負責人易方達遵循。


  Etf 今年4月宣布,已將中國股票500指數(china stock 500)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 a 股 etf 的管理費分別從0.5% 和0.1% 下調至0.15% 和0.05% 。


  易方達表示,調整費率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降低理財投資者的成本..調整費率後,上述四只基金的管理費和托管費總額為每年0.20%。在滬深300、中證500和MSCI A股指數相關的ETF中,與基金相關的產品成本最低。


  自五月以來,有三家基金公司在指數產品“降低成本攬客。”富國基金的創業板ETF產品,0.3%的管理費最新一期,托管費0.1%。銀華基金發行的深100ETF,0.2%的管理費,托管費0.1%。此外,中郵證券量化的返回值策略的指數型基金將不得不管理費和托管費減少50%的管理費為0.5%。


  去年成立的銀華中央企業重組 etf、華夏中央企業重組 etf 和博世中央企業重組 etf 三只基金,也采取了“0.15% 管理費 + 0.05% 托管費”的低利率模式。


  一般來說,評價一個指數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實力”,重要指標之一就是“跟蹤誤差”,跟蹤誤差越小,管理能力越強。但隨著量化技術的成熟,基金經理之間的跟蹤誤差非常接近,特別是對於主流的廣義指數基金來說。因此,交易率較低的指數基金對市民來說無疑更具競爭力。


  費率下降為長期趨勢


  相比之下,美國成熟的市場,幾大巨頭之間的指數基金利率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從今年七月份,跟蹤標准普爾500指數目前該公司收取每個$ 10,000從$ 400到$ 1.25貝萊德的iShares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的管理費,近70%的跌幅,這是貝萊德曆史關於指數基金最低支付費用。


  就摩根士丹利而言,它已推出了美國最低費用 etf,該基金對美國股票 etf 收取0.02% 的費用。 富達投資集團從去年開始提供免費的指數基金產品。 這兩種產品分別被稱為富達零費全市場指數和富達零費國際指數基金丨深港通


  “從長期來看,這絕對是指數產品降價率的趨勢,國際市場已經經曆了一個成熟的發展過程。在此過程中,各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落實此事..整個過程會更長一點,而不是一夜之間。該指數基金經理周豪表示:“我們也要去做,但在某個階段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問題,客戶關注的是流動性,整體跟蹤效果。”


  根據關稅硝煙的戰爭,行業如何探索創新產品的主題,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華泰百瑞指數投資主管柳軍認為,除了降低費用,還有營銷、推廣、交易和流動性的組合。 與此同時,該行業更有動力開發更新的產品,如 smart beta active quant 基金。


  “我們不主動發動價格戰。作為基金經理,指數產品的生產成本相當高,存在巨大的市場競爭。“但另一方面,通過增加開發和擴大收入,你可以支付費率的成本,這逆轉了Smart Beta產品的市場。柳軍是指。


  也有公司反對價格戰


  對於基金指數產品公司降息的勢頭一部分,一些業內人士毫不含糊地投反對票。


  “國泰的態度是,盡管該行業正在衰退,但我們的意見並不十分一致,如果我們必須跟進,我們必須在中後期跟進,”該基金定量投資部門主管梁杏表示。


  她分析國泰航空現階段不下調指數率的原因:


  首先,國內的指數產品和美國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雖然美國的低利率,但基金公司還要收取保證金,這在中國是不包括在內;


  其次,指標產品本身的成本較高,包括分銷成本、系統成本、運營成本、持續營銷成本、做市成本。 在目前千分之五的管理費用中,基金的流動性一直很差,利率隨之降低,產品的成本進出更高。 他表示: “想象一下,購買一只具有巨大潛在成本的非流動性 etf。”。 ”降低費用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購買非流動性 etf 的總成本決定了該基金的運作差異和水平。”


  最後,如果價格戰在整個行業蔓延並變得更加激烈,最終將出現寡頭壟斷。中小基金公司不可能因為運營維護成本高而無法做出這樣的產品,大型基金公司有可能再次提高成本。“坐在我的座位上,你會明白當一只基金在做ETF或指數產品時,成本有多高。”


  對於下價格戰的傳播速度比國泰更多的關注,中國添富基金關注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無論基金公司是否願意接受較低的費用,這已成為現實。 基金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造具有特色的產品,”彙天福基金 etf 經理郭貝貝表示。


  她認為,對於同質化的產品,投資者會選擇概率較高的品種。不過,對於指數產品,基金公司從設計到發行,從產品流動性維護到後期營銷,基本都是在基金公司系統內完成,而在美國市場,很多基金的對外銷售都是由其他公司來推動的,銷售渠道成本要低得多。


  “該基金公司保持業務需要一定的成本,沒有業務可保持長期在虧損的情況下,如果價格戰蔓延,企業勢必萎縮,最後剩下的幾個基金公司提供基於指數產品,投資者的選擇也少。這意味著基金公司需要更多的特色產品響應設計到價格戰的趨勢,而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希望了解基金市場的現狀。“貝貝說的話。


滬深港通相繼開通,北水南下的資金流入備受市場關注。高盛「港股通」專頁因應市場需要增強功能。「港股通十大成交股份資金流」表中列出淨買入(賣出)金額,並新增圖表顯示走勢,另有過去一週歷史數據供參考,讓投資者快速掌握資金流向。

この記事へのコメント